当春时节,梦想花开。回首2023年,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为长春市高水平发展贡献了强大的巾帼力量。为了让更多女性以榜样为引领,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日前,“长春女性”微信公众号推出“三八红旗风采展”专栏,聚焦巾帼先进典型,展现她们的奋斗故事,引领全市广大女性担当作为,再建新功,为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作出积极贡献。
今天,春姐姐带大家走近吉林省三八红旗集体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热控工艺中心。
她们以团结创新为魂,拼搏务实为骨,默默奉献在航天一线,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她们的力量与智慧,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团队现有成员13人,其中女性员工10人,主要职能是将卫星热设计变成符合航天标准的卫星热控产品,保障卫星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能够有更加舒适的温度环境工作。
在浩渺无垠的星空下,“吉林一号”卫星以其稳定的姿态和卓越的性能,照亮了中国航天的道路,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在这璀璨光芒的背后,有一个团队默默奉献,她们用女性的坚韧和智慧,为航天事业铸就坚实的基石。她们,就是吉林一号卫星热控实施工艺中心团队,一群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女性工程师。
吴清爽,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自公司创立之初就担任着热控实施团队的领军角色。那时,团队初具雏形,人员和设备都极度缺乏。然而,吴清爽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亲自调研、采购,从一把剪刀到一台大型设备,一点一滴地丰富起这个团队。如今,热控实施团队已经从最初的1人发展到13人,技术也实现了“师徒”传承。
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与吴清爽之间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王智强,作为团队中最早来的成员之一,如今慢慢的变成了团队的另一名组长。她与吴清爽既是师徒,也是管理团队中的一对好搭档。她们一同面对困难,共同处理问题,携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
在“吉林一号”星座的研制过程中,热控实施工作几乎贯穿于卫星研制的所有环节。未解决钛合金承力筒内部光阑漏热的问题,小组成员们创新设计了“多层隔热组件折型缝制法”。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卫星的热控性能,而且广泛
应用于“吉林一号”所有载荷的光阑内部包覆。随着“吉林一号”星座批量化生产的增加,热控产品的一致性和精准性对卫星测试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满足生产规格要求,吴清爽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试验。她们与厂家多次沟通设计,最终建立了MLI批量化生产线,实现了MLI的自动铺料、缝制及切割。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保证了MLI产品的一致性和精准性。
然而,就在这个团队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时候,新冠疫情席卷而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严重冲击。面对防疫要求和人员短缺的双重压力,吉林一号卫星热控团队却毅然坚守在一线,勇担重任。她们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承担起无法到岗同事的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病毒肆虐的日子里,她们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发射场工作的顺利进行,多次前往发射基地保驾护航。为减少人员接触和感染风险,她们每次去发射基地都是乘坐大巴车,吃住都在车上。柳佳欣回忆2022年共去了4次发射场保障任务,她笑着说120小时的大巴车程治好了她的晕车毛病。正是她们恪尽职守、勇于担当、舍小为大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航天事业在困难时期依然能够蒸蒸日上。她们的事迹,展现了女性的勇气和智慧,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为了不断的提高热控实施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小组成员还积极开展了QC小组活动。在第四届全国QC小组故事大赛(吉林赛区)中,该团队荣获了二等奖。同时,小组成员还热情参加第八届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总决赛,并获得了三等奖。她们以“新时代的‘造星人’”为主题,讲述了与“吉林一号”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科技工作人员的风采和守正创新的精神。
如今,吉林一号卫星热控团队不仅代表了新时代奋力拼搏的女性,更代表了中国一线奋斗的科技工作人员。在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时代中,她们用实际行动为航天产品的超高品质保驾护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她们的故事,让我们正真看到了女性的坚韧和智慧,也让我们正真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未来。向这些巾帼英雄致敬,为她们的付出和贡献点赞!
祝贺!长春市1人1个集体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称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