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 5月21日晚7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杭州华辰国际饭店4楼8号会议室举行“NSK-SD纳豆激酶在心脑血管高危人群应用疗效的临床研究”中期总结发布会。
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钱申贤主持,参与临床研究课题组成员以及杭州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牛国忠教授,浙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徐耕教授,浙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陈君柱教授,杭州市中医院终身学术导师、浙江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何嘉琳教授,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赵宏利教授、主任医生方晓红教授、副主任医师陈赟,在杭部分老年医院和医养医院的专家医生,新华社浙江分社的老领导,浙江省大健康专委会副主席、秘书长等近70人出席了发布会。
选择非药物的NSKSD纳豆激酶食品作人体临床研究,是在国际医学界十多年来已经开展纳豆激酶针对溶解血栓、抗血小板、抗凝、降血压等临床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尤其是2019年由北京神经内科学会、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三家机构和中国二十家医院三十多位临床专家,共同发表了“纳豆激酶在血管病危险人群应用的专业的人建议”(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9年7月第19卷第7期),明白准确地提出了纳豆激酶NSK-SD在血管病危险人群应用的建议,引起了众多和心脑血管疾病打交道的临床医生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广泛关注。
但是,这份专业的人建议引用的医学文献结论大多据以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研发的含有NSKSD纳豆激酶食品在日本、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外医疗机构人体临床试验的证据,并没有中国人体临床试验的实证研究。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也为了印证NSKSD纳豆激酶食品功效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以期对临床医生和健康领域的工作者指导公众应用NSKSD纳豆激酶时提供参考意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于今年1月立项开展“NSKSD纳豆激酶在心脑血管高危人群应用疗效的临床研究”。至今年5月,完成了第一批受试者的临床检查评价。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课题组成员副主任医师朱平在发布会上介绍,第一批入选受试病例31位,年龄54-71岁,其中女性21人,男性10人。完成3个月试服和临床检测17例,完成1个月试服和临床检测27例。试服的产品是浙江中粮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NSKSD日本纳豆制品(纳豆激酶活性含量4000FU/粒),用量每天2粒,早晚口服各1粒。
1、27人D-二聚体(血栓降解产物)检验测试的数据分析,服用NSKSD纳豆激酶1个月后,D-二聚体数值变化幅度超过10%的占70%;3次检查D-二聚体,有77%的病例显示溶栓效果明显。
2、26人血小板聚集率检查,服用NSKSD纳豆激酶1个月,血小板聚集率显而易见地下降的有16人,占61%;服用3个月血小板聚集率显而易见地下降的占69%。
3、23人血液粘稠度检查,服用NSKSD纳豆激酶1个月,指标显而易见地下降19人,占82.6%;服用3个月,指标显而易见地下降20人,占86.9%。说明NSKSD纳豆激酶对于降低血液粘度效果显著。
4、TCD检查显示,17人服用NSKSD纳豆激酶3个月后,有80%的TCD指标异常者得到明显改善,说明对改善大脑血流作用明显。
5、颈动脉B超检查显示,17人服用NSKSD纳豆激酶3个月后,在12个指标异常的患者中,有8个患者颈动脉斑块大小和中膜增厚有明显的改善。
6、所有受试患者服用NSKSD纳豆激酶后凝血数值均无明显变化,都在正常范围值以内,说明食用NSKSD纳豆激酶拥有非常良好的安全性。
朱平医师最后说,因为目前入选病例数有限,所以还不进行统计学分析,后期随着受试样本量的增加,我们将进一步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期待更具说服力的临床结论与大家分享。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赵晓燕,专门负责本研究课题受试对象的TCD检测。她在发布会上专业解读了患者服用NSKSD纳豆激酶3个月后这项指标发生的变化和显现的功效,从而得出基本的结论:
3、有些人服用纳豆激酶3个月后流速偏快没有明显的改善,提示对流速过快的人原因是血管狭窄问题导致,需要更长时间坚持服用才可能改善。
作为已经具有20年临床经验的神经内科医生,她在解读了受试者的TCD指标变化后,颇有感慨地说:纳豆激酶对血流异常的患者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安全有效。
著名国医何嘉琳先生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十余年前我应邀参加了引进日本纳豆激酶中日专家论证会,近十年来我本人也一直在吃,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每天两粒认真服用,身体感觉很好,精力充沛,每年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血管壁无中膜增厚和斑块,很光滑有弹性,血管很年轻。
她接着说,今天我和我们市中医院中医妇科的两位主任和一位管课题的医师参加发布会,是带着任务和想法来的。我们在临床治疗不孕、保胎等的过程中,同样面临高血凝、血栓的问题,一般用阿斯匹林、肝素等药物干预,虽然有效,但也确实碰到出血情况,经常左右为难。刚才听了服用纳豆激酶后血小板聚集率、血粘度、D-二聚体指标的显著变化,很受启发。纳豆激酶作为非药物的食品,安全性肯定比药物高,如果也能在这样的领域应用,需求是巨大的,会后我们也将考虑开展这些人群的临床应用研究。
提供本次临床研究产品NSKSD日本纳豆制品的浙江中粮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胜元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我们在十余年前之所以引进日本纳豆激酶,并且十年如一日的专注推广,就是基于这款产品独门专利技术研发的技术稀缺性、国际食品安全认证的应用安全性和美国、日本等国际医学机构人体临床试验证实的溶栓、抗凝、降压、抗炎症、提高免疫力等的功效科学性。这样的功能营养食品,可以针对性的应对我国庞大的心脑血管已病人群和高危人群以及糖尿病、癌症等慢病人群的精准营养需求。
袁董事长说,感谢杭州巿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学专家选择我们浙江中粮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产品做临床试验研究。我们就想站在消费的人的立场,用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人体临床试验评价的科学方法,让数据说话,对消费的人负责,也希望更多的医疗机构、行业同仁能够共同通过科学的研究和传播,让更多的中国百姓受益。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陈君柱发表精彩观点
与会专家在肯定前期临床研究成果的同时,就后期的临床试验进行了交流。钱申贤副院长在会议结束时强调,下一步将招募更多的纳豆激酶临床受试患者,重点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血液粘稠度、D-二聚体、颈动脉B超四项指标检查,取得更多的临床数据,经过统计学的分析,得出更具科学性的课题研究结论。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