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PMI数据,显示制造业PMI降至49.1%,建筑业PMI则降至49.3%,而服务业PMI略微上升至50.3%。这一系列数字映射出春节假期对生产活动的显著影响。具体而言,1月的生产指数也下降至49.8%,较前月下降了2.3个百分点。分析历史数据发现,春节假期对1月PMI的影响是一个常见现象,过去几年中,该值通常会因假期安排而有所下滑。
在生产指标的背后,钢铁行业的高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了明显的下行趋势,高炉开工率下滑至77.6%,线材和螺纹钢的开工率也分别下降至44.38%和38.45%。在消费市场,汽车半钢胎的开工率下降至76.54%,显示出节日对整体需求的抑制。
新订单的成交量同样疲软,PMI指标下降至49.2%。3周内的乘用车日均销量减少30.8%,这进一步印证了消费端的低迷。此外,外需方面,新出口订单降至46.4%,未来展望也受到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变化的影响,原先的“抢出口”效应逐渐消退。
然而,不少积极因素也在回暖中。例如,价格指数的回升给公司能够带来了更多机会,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买进价格指数均有所上升,但采购量却在收缩,这表明高企的原材料成本正在对企业造成压力。与此同时,随着节前交货影响,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指标分别出现下滑,为春节后的复产创造了空间。
在非制造业方面,建筑业PMI下滑至49.3%受节日影响较为显著,而服务业却依旧保持扩张,更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假期期间消费服务行业的增长。
最后,2024年12月的工业公司利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2月的利润同比大幅度增长11%,显示出经济的复苏迹象,但应收账款的回款期仍然是隐患。总的来看,春节假期对1月数据的影响巨大,后市需关注内需的提振能力及出口市场的恢复潜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